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

20100801 安息裡的輕省人生 太11:28~30

安息裡的輕省人生

各位弟兄姊妹平安,很高興在上個星期能夠和大家見面,很感恩、也很榮幸得到梁牧師的邀請,來到右昌堂分享信息,而我今天所要分享的主題是:安息裡的輕省人生。享受安息輕省的人生,相信這是每一個基督徒所嚮往的人生,因為懂得安息才懂得享受上帝賞賜的人生。所以弟兄姊妹可以思想一下,我們應當如何過一個享受安息的人生!

我們一起來讀今天的經文,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到三十節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、可以到我這裏來、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我心裏柔和謙卑、你們當負我的軛、學我的樣式、這樣、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、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

甲、勞苦重擔人疲乏

1128節這裡說:「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。」上帝希望每一個背負勞苦重擔的人,都可以到耶穌那裡得到安息。人只有在安息當中,才能得到休息,才能享受安靜。因為勞苦可以讓人感到疲乏,重擔可以使人的心消沈。勞苦使人疲乏:和合本翻譯作「勞苦」,當代聖經譯本翻譯作「奔波勞碌」,可見得這勞苦是因為某一個目標或是什麼因素,迫使人必須要這樣勞苦。

但是在許多情況下,為了達到目的或目標,這麼勞碌奔波的去作,想要捉住的最後不過是一場夢,到頭來是一場空,要不然就是產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結果。所以每當遭遇問題,我們會覺得為什麼會這樣,感覺身體突然覺得好累好累,為什麼這麼努力、這樣全心的付出,所得到的結果竟然是這樣?

那如果是這樣,我們真的要好好想想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。因為異象而努力,這是偉大的。因為需要而追求,這我們還可以理解;但是因為想要而追求,這可能不見得適合你我。但是人常常都會有一個毛病,就是不知道所追求的是什麼,或著是說根本就不是我們應當得的,這是妄求,即使得到也很快會失去。

其實使我們勞苦的真正原因,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已經超出我們所應當有的範圍。有人一生的夢想就是要賺大錢,他就在賺錢上面勞苦,有人想要得名,他就在為了想要得名而勞苦。所以很多的勞苦重擔大多都是由自身放不下造成的。有一個笑話,說有兩個人在田裡頭,一個在大太陽底下種麥子,幹得汗流浹背。另個一個人就躺在樹蔭底下喝著茶,哼著小曲。幹活的人說,看你這麼懶惰,每天就這樣浪費大好時光,你以後吃什麼,喝什麼?

乘涼的那個人說,你在那兒這麼賣命吃苦是為了什麼啊?他說,為了豐收啊。你豐收又為了什麼呀?他說,豐收以後就可以用糧食去賣錢。乘涼人問他,你賣了錢想幹什麼?種麥人說,等我賣了錢,我衣食無憂了,再碰上這炎炎夏日,我也不下地幹活,找一個樹蔭躺著喝茶哼曲。乘涼人告訴他說,我現在已經在過這種生活了。我現在的生活,就是你未來的夢想。

大家想想,這僅僅是一個笑話嗎?有很多時候,我們隨手可得的事情,但是被我們觀念上一個錯誤遮蔽了。上帝這時候要我們超越原來的固有思想,用一個新的角度來去過一個輕省的人生,就是到主那裡得安息,把一切的重擔卸在耶穌的腳前,重新過一個新的人生。

乙、到主那裡得安息

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一章廿八節告訴我們說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、可以到我這裏來、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既然勞苦重擔可以使人消沈疲乏,沒有辦法使人的心靈,在安息中得享平靜安穩的心。因此主耶穌為這樣的人,給他們一個機會得到這樣的安息。就是每個想要得安息的人,只要到耶穌這裡來,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安息,這是得安息的資格和條件。

得安息的資格:我們要知道,世上一切背負勞苦擔重擔的人,他們的身心靈都在背負重擔和壓力之中。人消沈感到疲乏,這是每一個背負勞苦重擔的人,會得到的一種情況。如果深究這些結果的原因,會發現到其實這些都只能說是「放不下」,為什麼說是放不下呢?那是因為它讓我們不自覺的會去背負這些重擔,而這些常常就是那些係在我們心上的事或物,而這些許多都是牽絆著我們的。

我認識一位老奶奶現今已經過世了,這老奶奶有三個兒子,老二因為在醫療缺乏的情況下延誤就醫,發燒過渡而燒壞了腦袋,智商就一直停留在三、四歲的階段,這個兒子就一直成為了老奶奶的牽絆,為了照顧他放棄了醫院護士長的工作,全心照顧老二,許多事情因為這個兒子不能去作。

這老奶奶雖然是基督徒,卻也無法擺脫這種牽絆,到老奶奶死之前他都放不下這個兒子,算一算這個兒子也差不多已經有六十四五歲了。有人說這是老奶奶一生的功課,但是好幾次看到她都會提到說:「將來她死了,老二怎麼辦?」而他每次得到的回應都是交給神啊!所以後來她反問說:我應該要怎麼交給神,老實說這個問題後來也是我的功課。我向上帝求問,神啊!應該如何交給你才算放下?雖然說放下,事情也沒有任何的解決啊!

後來有一次讀經就讀到這一段的經文,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、可以到我這裏來、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這一句話給我一個感動,就是主耶穌要勞苦重擔的人,當他們承受不住的時候,「可以到耶穌這裡來!」,把這些擔憂的結果放下交給耶穌,就可以得到安息,可以停止內心的憂慮,因為我們可以不再去擔負人事物的結果,我們只需要去作,其實說穿了就轉換我們觀念的角度。

有一句話很有意思,這句話說「不是路已走到盡頭,而是該轉彎了!」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!當你遇到一件事,遇到瓶頸或是已經無法解決,甚至是已經影響到生活、心情的時候,何不先停下腳步,暫時的想一想是否還有轉圜的空間,或許換種方法,換條路走事情會簡單點。所以主耶穌告訴我們說,到我這裡來,這一條重擔之路就能夠成為輕省之路。

但通常在那一刻,人都似乎還來不及想到這些,只是一昧的在原地踏步、繞圈,讓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淵中,難怪耶利米書八章十五節提到說:他們期望能夠得到平安,卻得不到任何的好處,那是因為他們所期望的只是平安,而不是相信那賜平安的神。得安息的秘訣:老實說,不是每一個到耶穌那裡的人,都能夠得到安息。

其實得安息的秘訣很簡單,就是要到主的面前來聽,因為「信道是從聽道而來的。」(1017)如果一個人從來不聽,那裏會信呢?要得救並且得享安息,就必須聽了之後相信耶穌。不僅僅是來到耶穌面前來聽,還要在主面前相信,因為如果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相調和,我們所聽見的就與我們無益。

所以若不相信,如何能得?得安息是神賜給我們白白的恩典,這恩典是藉我們的相信而得的。人要得安息就只有相信耶穌,當我們相信耶穌已經為我們背負了我們的重擔和我們的牽絆,一旦放下,一旦內心得到調整,心中就能得安息。

丙、柔和謙卑心安息

聽和信,最終就是要那些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在主裡得到安息。只是這個安息不是什麼事情都不作,而是以前是怎麼做現在也是怎麼做。那這樣會不會產生矛盾啊?既然什麼事情都沒有改變,那重擔還是重擔又如何得安息?

相信這就是上帝話語祂的奧秘,也是最偉大的神蹟。主耶穌說:「我心裏柔和謙卑、你們當負我的軛、學我的樣式、這樣、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。」(太 11:29)這偉大的奧秘就在這柔和謙卑當中,柔和謙卑所講求的就是順服,順服在上帝所給你當負的軛當中。

這怎麼說呢?猶太人他們習慣用「軛」來表達順服,所以耶穌也依照大家相當熟悉的經驗,來告訴大家這順服是包含著耶穌基督的柔和謙卑。根據猶太傳說,耶穌在加利利是一個非常會做軛的一名木匠,全村的人都會請耶穌去設計他們牲畜背上的軛。因為一個好的軛,是完全要貼合在牲畜的背上,才算是好的軛。

如果軛做得不好,拖拉力道不能平均在牛背上的話,是很容易傷到牛背,最怕就是傷到牛背的骨頭,這要休息很久的,而且工作也做得不好還要花更多時間。我父親是個農夫,我是在鄉下長大的孩子,所以說到「軛」,我想到小時候,父親為一個已經長大可以耕地的公牛,準備軛的情形。

他到山上砍了很多Y字型的樹木回來,把這砍下來的樹一一的去核對牛背的形狀,然後這Y字型的尾端,要比牛的背再大一點點,這才算是好的軛,因為當牛在施力的時候,這木頭本身的彈性會迫使木頭往內縮,所以考量的重點是在於牛在施力的時候的舒適度。所以這牛背上的軛既然貼合牛背,當施力點完全分散在軛的面上的時候,牛是非常輕鬆的。

主耶穌告訴我們說:「你們當負我的軛、學我的樣式、這樣、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。」(太 11:29)其實上帝為我們每一個人所做的軛,都是貼合我們個人的,一旦不是屬於自己的軛,背起來就會感覺到沈重。所以上帝所量給我們的,絕對是切合我們,只要我們不去和別人比較,不要想背負那些金、銀,那些華麗的,那些都不是我們的。

想一想,上帝雖然給了人類自由意志可以去思想,但是人卻在這自由意志當中迷惑、困擾、憂慮,以致於人生變得苦不堪言,做人還真難啊!但是又再想一想,做人其實可以很簡單,因為只要我們不再擔負承擔結果的責任,只要我們不用再憂慮將來,生活其實可以很愜意。

人生有許多不能勝過的事,尤其是將來的事,更需要放下。一天的擔子一天擔就夠了,明天尚且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更何況是未來的結果。只要我們願意到主面前來,將一切憂慮重擔卸給他,順服、服貼的背負上帝給我們設計的軛,就能夠享受輕省的安息。

只是有很多的人都沒有辦法享受這種心靈真正的安息,因為人太聰明了,太習慣用自己的頭惱來判斷事情。以致於人的判斷,有時成為讓心得安息的阻礙。所以主耶穌說他的心裡柔和謙卑,這就是讓心裡得安息的秘訣,心裡柔和謙卑,順服在上帝的軛底下。

丁、在主裡發現安息

在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九節這裡,主耶穌告訴我們應當向他學習,背負他所背負的,這樣就必得享安息。這裡說「得」享安息,得這個字,在原文意思是尋見、發現、看見。這個字給我深一層的領受,就是上帝要我們去發現安息,上帝要我們找尋安息。

但是這安息要在哪裡找,就只有在主裡才能夠找著。因為主耶穌已經給我們啟示,就是在主耶穌的柔和謙卑當中,去背負主耶穌所要我們背負的軛,去學習他的樣式。可是主耶穌已經升天兩千多年了,沒有人真正見過主耶穌長得什麼樣子,每次看照片都是洋人的臉。看地圖,耶路撒冷又是屬於東方,所以照理講耶穌是東方人。

當基督教在唐朝傳入中國的時候,敦煌石窟發現到的耶穌像,是穿著波斯的衣服,留兩撇山羊鬍,可能耶穌很愛國,所以有點標準的東方國字臉,然後頭上還有個大光環,很像某宗教所拜的像一樣,因為當初所有外來宗教要傳入中國都必須要從絲路進來,所以這「敦煌」就是絲路的必經之地。然而聖經告訴我們,神離我們不遠。

所以德蕾莎修女在她所照顧的每一個病人當中看見了耶穌。你覺得耶穌現在應該在哪裡,他在風中、他在雲裡,他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。如果我們真的想知道耶穌他在人世間的作為和決定,只要多看聖經,你就會發現到主耶穌的決定、他的柔和謙卑、他的憐憫。

當你明白主耶穌的柔和謙卑,當你看見上帝祂的憐憫,你就會發現到真正的安息是什麼!你就會發現安息的真正精神是什麼。大衛在詩篇廿三篇就說道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‧我必不至缺乏。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、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」(詩 23:1~2

當我們整個人真正沈浸在主裡面,我們就是在安息當中,不論是在什麼環境,不論經歷到多大的困苦,當我們在上帝的話語裡面找到安慰,在安靜的時候得到暢快,我們就是在安息裡。所以要發現安息,就只有在主裡。在其他地方絕對找不到安息,你可能會覺得在那裡心裡很暢快,你可能會覺得在那裡好寧靜,但是這些都不是上帝所要賜給我們的安息。

上帝所要賜的安息,是一種能夠讓你決定一生一世都跟隨的安息,就如同大衛的詩一樣,「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‧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、直到永遠。」(詩 23:6)這就是安息,這安息會隨著我們不斷的跟隨耶穌,不斷的發現上帝的安息,當我們覺得需要安息,上帝會為我們預備地方讓我們有安歇之處。

戊、主裡享輕省人生

主耶穌已經給我們一個很清楚的提示,要得到安息就必須要在柔和謙卑的態度上,背負上帝的軛,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。因為這軛是容易的,這擔子是輕省的。從這些經文裡面,其實還可以發現到一點,就是耶穌所給我們的安息,那是一個動態的安息,不是靜態的安息,上帝不是要你停下來靜止不動在那裡。

什麼是靜態的安息,就是當你停止呼吸被人埋在土裡,這就是靜態的安息,是上帝給你的永遠安息。但是我們的上帝到現在還活著,我們現在也存留著這一口氣,所以祂賜給每一個活著的人的安息,都是動態的。只是我們有沒有得到安息,有沒有發現安息,有沒有享受這安息?

這些都必須要在耶穌基督裡才能發現、才能得到、才能享受,因為安息是上帝白白賜與的。只是光得到安息這還不夠!得到了還要學會去享受安息,不然就會像吝嗇的財主一樣,得到了一大堆的財富,數不盡的金銀珠寶,是既捨不得吃,又捨不得穿,他雖然「得」了,卻沒有「享受」。

只是享受「安息」還必須要付代價,什麼代價?就是負主的軛、學主的樣式。主耶穌也給我們保證說:「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、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(太 11:30)我們或許會覺得這很奇怪,為什麼享受安息還要付代價?這就是上帝的奧妙,我們每一個人所負的擔子,絕對都是我們所能夠受的。

因為上帝不會將我們負不起的擔子讓我們背負,這樣祂也不能成就祂所要成就的工作。其實上帝是要我們學習耶穌而活,也就是要我們在我們的本分上面,好好為上帝來活。現在的人一直講說「樂活樂活」,我們只有在主裡才能快樂的活,輕鬆的活,過一個輕省的人生。只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,似乎都是由自己來做決定。

然而常常是事與願違,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所決定事情那樣平順。但是我們仍然必須要相信,目前所擁有的不論是順境,或是逆境,這些都是上帝對我們最好的安排。也只有如此,我們才能在順境當中感恩,在逆境當中也能夠依然心存快樂的心。這就是在主裡一個輕省的人生,因為人生的事,沒有所謂的十全十美。

我們應該認真的活在當下,只要心能改變,態度就會改變;只要態度改變,習慣就會跟著改變;而習慣改變,性格也就會跟著改變;性格改變,人生就會跟著改變。這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,滿切合我們今天所說的,要過一個輕省的人生,心念要改變,態度要改變、習慣要改變、性格要改變,一切都在學習主耶穌的樣式,和負祂所要我們負的軛,人生就會改變,就會學會在順境中感恩,在逆境中也能心存快樂去面對。

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輕省人生,不只是你,也包括我在內都需要在安息裡的輕省人生。因為我們在主裡都必須要改變,若不改變自己學習主耶穌的樣式,就會活在自己的過去當中。當然,叫別人去改變很容易,自己要改變卻難上加難。就好像給醫生扎針,痛是痛一下而已,自己扎自己,這痛是加上心裡面的痛。

所以要改變,還需要在主裡才能夠有力量去改變,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從主裡得到力量,改變自己去享受輕省的人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